当前位置: 基地首页 >> 科普动态 >> 正文

专家讲座——新媒体信息架构设计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6-21 [来源]:


    2017年6月20日下午14:30,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创意媒体设计系主任廖宏勇博士主讲的设计大家谈之三《新媒体信息架构设计》在广州校区敬师楼202课室隆重举行。

    嘉宾简介:廖宏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博士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创意媒体设计系主任

    中山大学 媒体交互设计中心主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201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媒体行动实验室 高级研究员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用户体验联盟 专家委员会 委员

   UXPA(中国)会员


     首先,艺术设计学院桂元龙院长致辞并对百忙之中抽空而来的廖宏勇博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媒体,把握新媒体。

     其次,廖博士介绍了此次讲座的缘起,并对设计学院的教学及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在进入主题分享环节前,他阐述了自己对新媒体信息的理解以及信息架构的定义。

接着,廖博士讲述了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信息架构。

1《叙事结构的崩塌》:是我们在媒介中用文本还现实的传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用故事的结构描述自身的体验和价值,并构筑自身的社会形态和文化风貌,叙事结构作为信息形态,已经证明了自身承载的价值,并参与了社会构建。

2《观念重构:角色分工的消遣》:新媒体技术成为我们人们手中的“遥控器”,他们可以不停的换台甚至可以一DIY控制属于自己的电视机,所有的这一切,只需要“点击”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点击”甩游戏的方式,抹平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沟壑,从另一个方面看,“点击”也是让人们对于信息的相关性容值急剧下降。通过“点击”这一动作,他们可以追棒也可以随时抽离,浅阅读和扁平化从观念变成社会现实。

3《没时间,真的没时间》:我们生活在一个主要靠新媒体设备接收信息的世界,并且这些设备永远都处于开启状态,不断给我们推送各种信息。各种信息流的干扰不仅仅使我们的认知能力趋于衰竭,更糟糕的是,它会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我们必须赶上每一次信息流的冲击才能活在当下。

最后,廖博士着重分析了《物尽其用:新媒体信息架构的基本构件》。

1 组织系统:主要解决是如何组织信息的问题,即:“你做的是什么”,这个构件主要决定如何组织信息。

2 标签系统:是解决如何标示信息的问题,即:“你的服务体系是什么”,它决定着标签的生成和排布规则。

3 导航系统:是信息浏览路径的问题,即“你怎么理解你的用户”,这个构件决定导航系统的形式。

听完廖博士的主旨演讲,设计学院的老师们也分享自己对本次讲座内容的感受与疑问,廖博士针对相应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和分析。

      再次感谢廖博士百忙之中来到我院开展讲座,使大家进一步对新媒体信息构架有了深层次的理解。